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> 编辑部公告

《欧洲研究》注释体例

本刊采用页下注(脚注),每页依序重新编号。注释格式分中文文献、外文文献及数字文献等类型,依次说明如下。

 

中文文献

 

(一)著作

1.专著

其注释各个类项的标注次序为:著者,书名,出版机构及版次时间,页码。举例:

时殷弘:《新趋势·新格局·新规范》,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,第89页。

2.编著

注释格式与专著一致,但需在编者姓名后加“主编”“编著”或“编”。举例:

陈乐民主编:《战后英国外交史》,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,第12页。

3. 译著

其注释各个类项的次序为:(标明著者国别)著者,书名,译者,出版机构及版次时间,页码。举例:

[]康德:《历史理性批判文集》,何兆武译,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,第3页。

4.如著者、编者为二人,两者姓名之间以顿号相隔;如为三人及以上,可列出第一作者(第一责任人)姓名,后加“等”,编著需加“主编”。举例:

金应忠、倪世雄:《国际关系理论比较研究》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,第15页。

季正矩等主编:《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前沿学术对话》,重庆出版社2005年版,第7页。

(二)文章

1.期刊论文

如引用刊物上的文章,各类项标注次序为:作者,文章题目(加书名号),刊物名称,期号,页码。举例:

周弘:《论中欧伙伴关系中的不对称性与对称性》,载《欧洲研究》,2004年第2期,第1-15页。

2.文集中的文章

引用文集中的文章,其注释格式为:作者,文章题目(加书名号),文集编者姓名,文集名,出版机构及版次时间,页码。举例:

冯仲平:《中英发展面向21世纪的新型伙伴关系》,载王振华等主编:《重塑英国》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,第305页。

3.会议论文

其引文注释的格式为:作者,论文题目(加书名号),研讨会名称(加双引号)论文,地点,时间。

举例:

裘元伦:《欧盟未来全球战略地位的三项决定因素》,“中国欧洲学会第五届年会”论文集,吴江,199756-9日。

4.学位论文

其注释格式为:作者,论文题目(加书名号),博(硕)士论文,学校(名称),年份,页码。举例:

王凤鸣:《工党在英国政治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》,博士学位论文,北京大学,1997年,第9页。

5.报纸文章

报纸上的文章,需在作者、文章题目后注明报纸的名称和出版日期。举例:

钱乘旦:《从全球视阈看现代化进程》,《人民日报》, 20171122日,第7 版。

 

外文文献

 

本部分以英文文献为例加以说明,其他外文如德语、法语、意大利语、俄文等,按照该语种文献的通约惯例执行。

(一)著作

注释外文著作,各个类项的标注次序为:著者,书名(斜体),出版机构,版次时间,页码。外文作者名字一律以名前姓后的顺序列出。举例:

Ernst B. Haas, Beyond the Nation-state: Functionalism and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,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, 1964, pp.86-113.

如为编著,则编者姓名后加ed.”;编者为二人,则加“eds.”。举例:

Mario Telo, ed., State, Globalization and Multilateralism,Springer, 2012, p.129.

Craig A. Parsons and Timothy M. Smeeding,  eds., Immigration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Europe,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, 2009, pp.12-18.

如著作者为三人及以上,第一位作者(编者)姓名之后可省略为et al.”。举例:

Andy Dreher et al., Measuring Globalisation: Gauging Its Consequences, Springer, 2008, p16.

(二)文章

1.期刊论文

注释外文刊物上的文章,则各类项次序为:作者,文章标题(加双引号),刊物名称(斜体),卷次,期号,年份,页码。

Andrew Moravcsik, Preferences and Power in the European Community: A Liberal Intergovernmentalist Approach,Journal of Common Market Studies, Vol.31,  No.4, 1993, pp.481-483.

2.文集中的文章

其标注次序为:作者,文章标题(加双引号),文集编者,文集名称(斜体),出版社,版次,页码。举例:

James N. Rosenau, Governance, Order, and Change in World Politics,in James Rosenau and Ernst Otto Czempiel, eds., Governance without Government: Order and Change in World Politics,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, 1992, pp.3-4.

3.会议论文

Machael J. Gorges, Interest Groups, European Integration and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,Paper Presented to the Conference on the Fifth Biennial Conference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y Studies Association, Seattle, May 29-June 1,1997.

4.报纸文章

外文报纸上的文章,则标注为:作者、文章标题(加双引号)、报纸名称(斜体)、时间。举例:

Peter Ricketts,No-deal Brexit would Damage National Security,Financial Times,  December 3, 2018.

 

数字文献

 

数字文献标注时,作者、文献名称等类项同上述相应体例,同时需注明详细的互联网网址。

Christian Egenhoferet al.,The Ever-Changing Union: An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, Institutions and Decision-making Processes of the European Union,”CEPS Paperbacks18 April 2011p.16, http://ceps.eu/book/ever-changing-union-introduction-history-institutions-and-decision-making-processes-european-un.

 

其他注意事项:

1.重复引用

在同一篇文章中,如需重复引用同一文献,则标注格式如下:

1)连续引用。

中文文献,标注为:同上(书),第×页。外文文献,则标注为:Ibid., p.×。

2)非连续引用同一文献。

不论中外文,皆只需注明著作者、文献名和页码。

2.转引

1)中文文献

先将转引文献按上述注释体例列出,以分号结束。再以“转引自”将来源文献按相应方式注出。举例:

Barry ECarter,“International Economic Sanctions: Improving the Haphazard USLegal egime,”75 CalL.Rev1159 ( 1987) p.1166; 转引自简基松、王宏鑫: 《美国对俄罗斯经济制裁之国际法分析及对中国的启示》,载《法学评论》, 2014 年第 5 期。

2)外文文献

Gijs Jan Brandsma, Backstage Europe: Comitology, Accountability and Democracy in the European Union, Ph.D. Dissertation, Utrecht University, 2010; quoted from Rinus van Schendelen, More Machiavelli in Brussels, The Art of Lobbying the EU,Amsterdam University Press, 2010, pp.69-70.

本体例从现在开始全面实行,请各位作者参照执行。

 

本刊编辑部

20221月修订